李镇西:“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也说何老师被抓被关七小时
【李镇西专栏】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也说何老师被抓被关七小时
原创作者|李镇西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和董倩等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株洲县某小学何老师因一赵姓女生迟到而罚其站了一会儿,便被身为派出所副所长的该生父亲派人抓去关了七小时。此事引起舆论大哗。无数有良知的人对滥用权力的赵副所长予以愤怒谴责,并对何老师表达深深的同意。事情的最后结果是该副所长被记大过、免职,并调离公安系统。
我完全同意舆论对前赵副所长的谴责和对何老师的同情。但我更想深究的是——
迟到女生为什么会叫来当派出所副所长的父亲?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看来,爸爸是派出所副所长,官儿比何老师大,能够“镇住”何老师。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就知道叫来父亲“摆平”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前赵副所长派人抓何老师更可怕,因为“权力无所不能”的“官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且“理所当然”。
我们的教育,就这样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其实我是很想说“一批又一批”的)权力崇拜者。我想到几年前的“我爸是李刚”。
当然,孩子毕竟才十来岁,我不想过多(也不应该)谴责她。作为教育者,我想继续追问的是,小小年纪,这种“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陈腐意识是从何而来?
我首先想到的是赵副所长。他到不一定给女儿赤裸裸地说过“有权就有一切”之类的话,但从他叫来下属抓何老师这件事,我们可以想象他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怎样的教育——或者说“反教育”!
显然不仅仅是家庭教育有问题,还有我们的社会教育。在这里,“社会教育”可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存在于孩子周围每一个人自然而然的言谈举止以及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之中。
毫无疑问,权力的傲慢、权力的霸道、权力的“无所不能”……已经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权力拥有者就可以支配别人,控制别人,为难别人,甚至“制服”别人!我这里说的“权力拥有者“”,决不仅仅是指有行政级别的各级领导,而是每一个能够“管住别人”的人,比如一个停车场的收费员。我经常有这样的体验,我们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受制于“大官”,而往往是受困于一个普通的“掌权者”,比如食堂打饭的师傅,他手中舀饭的勺,就是权力的象征,他可能因此而傲慢,因此而不可一世,因此而“以权谋私”。
普通老百姓都痛恨这样的权力拥有者,但很多人潜意识里都在向往“彼可取而代之”。不是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陈腐的“格言”至今还挂在不少教育者的口中,成为“励志名言”。而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正是多少家长的梦想啊!
(我们刚刚在几天前才纪念了陶行知的诞辰日,如果陶行知活到今天,看到他当年批得体无完肤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今天如此吃香,不知作何感想。)
在这样的社会,一个孩子崇拜权力,不是很“正常”的吗?
当我们谴责赵副所长滥用权力的时候,想没想过,如果自己的孩子也受到老师罚站或其他“不公正的对待”,会不会也采用类似方式——比如通过上一级领导的权力来“摆平”呢?
虽然不一定是把老师抓起来,但用更大的官来“收拾”老师,这性质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我曾经说过——其实很多人也说过,痛恨和谴责腐败分子的人,同时也向往着腐败的机会。这句话的逻辑,同样适用于这里。
学者蔡朝阳我没见过,但一直很敬佩他。刚刚读到他写的一篇评论此事的文章,题目叫做《赵副所长正是何老师的好学生》(点击这里可直接阅读)。在这篇注定要得罪许多“一线老师”的文章中,作者认为,何老师罚迟到学生的站,与何副所长把何老师抓进派出所,“这两件事,其实性质是一样的。无非一个在教室站,一个在派出所站。看来,赵所长正是何老师的好学生,得其真传。”作者进一步剖析道:“何老师这种做法,隐含的一个权力逻辑是,在教室里,我最大,我就有权摆布你。那么,在派出所辖区内,赵副所长最大,你被带走,到派出所罚站,也不用怨天怨地。因为,你对孩子做的,跟赵副所长对你做的,在本质上,有何差别?赵副所长做的,不就是你教的吗?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这就是我要说的孩子头脑里“权力崇拜”的第三个来源——学校教育。同样,学校任何教师都不可能给学生输畸形的权力观,但以控制为目的的教育,以损害学生尊严为代价的教育,以不把学生当作人而只当作物(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的教育……几乎每一天都在告诉学生,你必须听我的话——这个要“统一”,那个要“规范”,这个“不准”,那个“严禁”……而老师是绝对正确的,是不容冒犯的,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必须服从的——没有理由,就是因为发出指令的是老师。这就是不容置疑的权力。
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不动声色,不漏痕迹——我们就这样把对权力的崇拜与恐惧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是我们目前最悲凉的现实。”蔡朝阳这句话说得好极了,同时这句话本身也悲凉极了。
看看网上压倒性多数地支持体罚的声音吧,我们更会对小女孩唤来父亲收拾老师的做法有更多的“理解”。当我们用羞辱和粗暴对待学生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会了怎样对待别人。平等只有靠平等来造就,尊严只有靠尊严来赢得,而傲慢只能培养出傲慢,专制只能繁衍出更多的专制。
请不要把学生和家长打老师,甚至杀老师的极端事例扩大化为师生关系的普遍现象,因而呼唤“戒尺进校园”。什么叫“戒尺”?戒尺是私塾先生用来体罚学童的木板。何老师因学生迟到而罚站,属于“擦边球”,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罚,但肯定也不是恰当的教育方式,仅仅因为“不是恰当的教育方式”而被身为警察的家长抓去关起来,所以我谴责赵副所长而同情何老师。但我这里不评论何老师这一具体行为的对错。如果说这篇文章是因何老师的屈辱遭遇写起,那么写到这里,我想超越具体的教育事例而谈谈我对教育惩罚的观点——
教育不但缺不了批评,而且也需要惩罚,但我愿意第N次重复我说过的话(类似的文章我也写过很多篇,网上都可以查到)——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但惩罚不是体罚。严格要求甚至必要的惩罚,这给学生以尊严一点都不矛盾,或者说,这本身也是爱的体现。正如爱不是迁就纵容,严也不是粗暴和羞辱。
每当我呼唤教育要有更多的民主、平等、尊重时,总有人会说我“太理想化”“脱离国情”“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我一直想问,教育,不就是“必要的乌托邦”吗?——很多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份重要文献,题目便是《教育,必要的乌托邦》。不同国家的确有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的民族的确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但只要是人,教育总有相通之处。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凭什么中国的孩子就不配享有没有责罚、羞辱和恐惧的教育?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心怀愧疚。我从教36年,在我当班主任的经历中,也有过体罚,有过羞辱,有过控制,有过讽刺挖苦,有过自以为得意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几乎每一个老师都可能有过这样或那样违背教育本质的言行,问题是,我们是在不断自我拷问、自我战胜、自我超越中走向成熟呢,还是“以人民的名义”(即以各种“高尚”的动机和“神圣”的旗号)为自己的“反教育”言行辩解和开脱?在人类已经走向信息时代的当今,如果一个民族的教育还膜拜“权力”,崇尚“老大”,那这个民族就没有前途可言。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这话据说是伏尔泰说的。我没查证过,不知这话是不是他说的。但不管是不是他说的,我认为这话本身是对的。当我们在谴责赵副所长的时候,不妨也反思反思自己。尊敬的学生家长,亲爱的教育同行,请千万要小心翼翼啊,因为在你的手中,每时每刻都孕育着未来的公民或臣民。
2018年10月21日
延伸阅读:
李镇西:真实有效的教育,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之间……
李镇西:“我没有‘逆流而行’,我只是觉得教育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李镇西:难道充满人性的师生依恋还比不过冷冰冰的“获奖证书”吗?
李镇西:老师的假期不能被“缺斤短两”,否则放假就成了放“假“
李镇西:领导,您可知道您要求的“痕迹管理”给老师们带来了多大的负担吗?
李镇西:校长的第一压力应该是什么?——由刘爱平校长跳楼自杀所想到的
最好的老师就是阅读:要孩子读书的人却不读书,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嘛,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李镇西:如此诽谤整个教师群体,说轻些叫“无耻”,说重些叫“无耻之尤”!
李镇西:当这位10岁女孩在擦拭车厢地板时,周围的成人为何那么麻木?
李镇西:学生考差了,她对孩子们说——“不怪你们,是我没教好。”
李镇西:别拿“一线教师”作标签掩饰自己的苟且与卑下,这是对真正一线教师的玷污
杨东平:我们的学校教育最令人痛心的是, 对孩子太狠、太敢下手
独家对话 | 杨东平:“疯狂补习”真的是一道无解的教育难题吗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前几天给大家推荐了vipJr的免费试听课程,部分用户反馈课程还不错,今天再给大家推荐下,点击下面链接可以了解详情: